字说兵团——寻

发布时间:16年10月16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纪委监察局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李红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

行走在繁华街头的我,忽然被不知从何处飘来的歌声触动了一下。歌声悠长而苍凉,让我停下脚步,下意识地四处张望,寻找着歌声的来源。

多年以来,我一直努力地寻找一个人,但在浩瀚天际间,茫茫人海中,一直没有他的踪迹。每当我想起陈列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那件摞满补丁的军大衣时,我就仿佛感到了他的存在。

这个人,就是一二一团的退休职工王德民。老人已在十几年前去世了。

虽素未谋面,我与他似乎是老相识,因为在记忆深处常会浮现老人辛勤劳作的画面。因不停地垦荒劳作,加之物质条件匮乏,老人衣衫褴褛,但他眼中却分明充满了刚毅的神情。

这是老人捐献的那件让无数参观者泪流满面,现已被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的军大衣传递给我的信息吗?无人回答我的问话,我只能再一次将目光投向那恢宏的兵团历史,在不停地寻找、追寻中,捕捉一位老军垦兵平凡而又让人敬仰的人生轨迹。

第一次看到那件军大衣,我没太深思,但也问过自己,为什么要把这件破旧、发白、布满补丁的军大衣挂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呢?

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再次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解说员的眼睛有些湿润。解说员说:“这件军大衣是第八师一二一团一个叫王德民的老人捐赠的。当年,王德民和其他军垦战士就是穿着这样的军大衣向沙漠进军的。”军大衣记录了这样一段历史:为了节省布料,军大衣没有口袋;军大衣原本3年换一次,但军垦战士本着节约的精神,只要能穿就一直穿下去,因为长时间磨损,这件军大衣摞满了补丁。在当时物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军垦战士把节省的物资,留作他用。

上世纪90年代初,文物工作者去团场征集文物时,无意中听说了这件军大衣,就寻到了王德民老人,老人很不情愿地捐出这件军大衣,毕竟,军大衣是他光辉战斗岁月的见证,伴随着老人走过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岁月:垦荒,在亘古荒原上建设家园;劳作,用不变的信念挑战恶劣的自然环境;付出,用顽强的意志抵抗极度匮乏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从某种意义来讲,老人捐赠的不仅仅是一件军大衣,而是他一生的情感与信念,一生的追求与寄托。这件军大衣已然超越了物质,超越了时空而存在。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代军垦战士,他们习惯了奉献而不是索取,习惯了追寻而不是止步。

从解说员那里我了解到,王德民老人是兵团刚刚拉开建设大幕时第一批从内地进疆支援边疆建设的军垦战士。从踏上兵团这片土地开始,从青春年华到耄耋之年,从远离家人到扎根兵团,他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伟大的屯垦戍边事业。

这件军大衣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展出后,引起了轰动,王德民老人的名字,默默地伴随着这件军大衣,走进了一个又一个参观者的记忆中。

每次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时,我都会在军大衣前静静地站一会儿。

我寻思,如果王德民老人还在,该是满头白发了吧?他应该像我的父亲一样,喜欢旧物,喜欢把所有用过的东西都仔仔细细地收藏起来。

我曾利用工作之便,特意到一二一团打听过王德民老人的事迹,我多么希望听到更多关于老人的故事。

也许,我的寻找、怀念只适合放在心里。因为,在兵团初建时期,第一代军垦战士都像王德民老人一样,在开荒种田这种最平凡的劳作中,履行着神圣使命。他们也许没有太多惊心动魄的故事,然而,我辈的追寻、怀念对于兵团历史来说,并非可有可无。正是因为有了追寻,才能唤起人们对第一代军垦战士的集体记忆,才有兵团今天的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