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精神的丰富内涵

发布时间:17年02月27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纪委监察局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

●兵团精神课题研究组

“精神”,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所展示出来的精神面貌和作风。具体来说,就是这个人或这个群体在面对具体事情、面对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在参与的社会公共活动中所展示出来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兵团精神就是兵团人在60 多年的岁月里呈现出来的立身处事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60 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兵团人展示了哪些独特的态度和取向?或者说,兵团精神的内涵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一、 兵团精神概念和含义的演变

兵团精神是指兵团人所展示出来的立身处事的作风和精神风貌,社会就是依据这种独特的精神风貌将兵团人同地方群众区分开来,这是兵团精神的概念。虽然兵团人在兵团创立之处就展示了十分鲜明的精神风貌,但这种精神风貌并不是一经形成就不再变化的,通过考察兵团精神概念和含义的变化,可以充分认识和把握兵团精神的丰富内涵。

兵团创立之初,兵团人的精神风貌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始终没有一个统一和规范的名称来描述这种精神风貌,直到20 世纪80 年代末才有“兵团精神”这样一个公认的名称。纵观使用过的各种表述:南泥湾精神、军垦精神、农垦精神和兵团精神,它们在兵团事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被先后使用,体现出人们对兵团精神内涵认识的不断变化。

南泥湾精神是对兵团人精神风貌最早的描述。南泥湾精神是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展示出来的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风貌。这一概念的使用体现出兵团人作为“南泥湾精神传人”的自觉性,反映出人民军队革命传统对兵团精神的影响。用南泥湾精神描述兵团人的精神风貌,也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1959 年兵团举行建国10 周年回忆文集《天山战歌》群众征文时,张仲瀚特别指示要把南泥湾大生产的光荣传统反映出来。1979 年张仲瀚抱病撰写回忆遗作《忆新疆》,计划写11 部分,其中第五部分明确把兵团人的精神风貌称为“南泥湾精神的大发扬”,他的五言长诗《老兵歌》中第一首就是“兵出南泥湾,威猛不可挡,身经千百战,高歌进新疆”。1984 年陶峙岳将军回忆说:“更重要的是老部队(指王震率领进疆的一兵团二、六军)把南泥湾革命精神带进新疆,成为起义部队学习的最好榜样。”兵团恢复后王恩茂多次指出:“三十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扬了南泥湾精神,屯垦戍边,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斗争中做出了巨大的成绩。”1996 年张震视察兵团农一师时题词:“农一师发扬南泥湾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一直到20 世纪90 年代,“南泥湾精神”一直是兵团精神公认的代名词。

军垦精神在兵团创业时期被广泛使用。“军垦”与“屯田”类似,但也有差别,军垦主要强调垦荒的主体是军队,屯田则主要强调在士兵屯营的地方耕种。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军垦和屯田一样得到广泛运用,朱德为了贯彻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指示,提出了“军垦屯田政策”,亲自勘查了当时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并发出开进南泥湾实行军垦的命令。之后军垦屯田政策在延安得到了广泛推行,毛泽东同志将其称为“是我们建军上的新创造”,认为“有打仗的军队,又有劳动的军队”是战胜敌人、无敌于天下的保证。“军垦”一词随之在陕甘宁边区以及广大敌后根据地得到广泛普及,在一些军史研究著作中,南泥湾精神也被称为军垦精神。

新疆解放后,王震将军掀起了军垦大生产热潮,1958 年中央专门发出文件对发展“军垦”作出部署,“军垦战士”成为部队官兵最自豪的称呼,“军垦事业”成为驻疆部队大生产运动的代名词,建设的农场称为“军垦农场”,这期间形成了以“官兵一致、同甘共苦、勇于牺牲、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军垦精神”。20 世纪60 年代初,郭沫若访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写了一首《满江红》盛赞:“保卫边疆,看军垦英雄气概。使戈壁化为绿洲,汪洋如海。”1964 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映兵团人风貌的纪录片《军垦战歌》风靡全国,兵团党委机关报《兵团日报》在1991年至1998 年这期间的名称就是《新疆军垦报》,20 世纪90 年代兵团先后出版了《西部军垦风貌》《军垦丰碑》等一大批书籍。1990 年江泽民同志在给农八师题词中也肯定了军垦精神,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扬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军垦精神,把石河子建设得更加美好”。

农垦精神是在新中国农垦事业发展中形成的。“农垦”这一词汇在20 世纪20 年代就出现了,但当时农垦一词的使用十分混乱,有时指古代屯田,有时指组织农民开荒,有时指兴办农场。1956 年国家成立农垦部后,农垦一词开始得到广泛使用,这里的农垦主要是指利用集团化方式、运用国有农场的机构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当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归属农垦部管理,是全国农垦企业中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单位。不少研究学者者也认为兵团的实质是农垦,尤其是在兵团体制解散期间(1975 年至1981 年),兵团归新疆农垦总局管理。农垦精神对于兵团精神概念的正式提出有着直接的启迪作用,1986 年,王震在给《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一书写的序言中提出:“什么是中国农垦创业者的精神呢?我以为,最主要的:一是艰苦奋斗,一是勇于开拓。在今天,坚持和发扬这种精神,对推动我国农垦事业以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加速发展仍是非常重要的。”他还强调说:“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经过几十年坚忍不拔的努力,创造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劳动生产率,为国家、为人民多作贡献,这就是我这个农垦老兵对我国农垦事业的期望。”正是受到王震“农垦精神”的启发,兵团正式提出了“兵团精神”的概念。

兵团精神这一概念在兵团事业发展的早期就提出过,但一直没有成为权威性和规范性的概念。由于兵团创业者们突出鲜明的精神风貌,20 世纪50、60 年代就有文章提出“兵团人的精神”“兵团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兵团勤俭办场的精神”“兵团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概念。特别是随着60 年代初期《生命的火花》《军队的女儿》《军垦战歌》《绿色的原野》《种子》等一批电影和小说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兵团人的精神风貌受到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知识青年的赞同,成为他们投身兵团的强大激励因素。在兵团事业发展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朱德、周恩来、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人对兵团事业和兵团人的精神风貌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于深化兵团精神的认识、把握兵团精神的内涵有着重要指导意义。1965 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新疆时,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题词:“高举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红旗,备战防边,生产建设,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努力革命,奋勇前进。”1991年,兵团党委深感有一个统一表述的必要,经过征集讨论,根据多种不同提法归纳出10 个方案,最后一个方案就是用周恩来总理的题词作为对“兵团精神”的概括,之后提交给王恩茂同志审定。经过深思熟虑,王恩茂同志提出了兵团精神的内涵: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屯垦戍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奋进。2001 年胡锦涛同志视察兵团时指出:“四十多年来,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兵团广大干部、职工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革命精神,忠实地肩负起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让兵团精神的表述更加通俗上口、便于宣传,2002 年兵团党委确定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2014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兵团六师共青团考察时,握着山西吕梁援疆干部马小军的手向他表示慰问,勉励他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同吕梁精神结合起来发扬光大,为建设新疆贡献力量。

二、 兵团精神与兵团各单位精神

兵团精神是兵团各单位长期奋斗实践中展示出来的精神风貌的总和。兵团有14 个师、数千个企业以及各类学校、医院等组织单位,这些单位千差万别、各具特色,它们遍布新疆各地,面临着各不相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差异明显的发展条件,因此,在长期的实践中它们展示出各自独具特色的精神状态,展示了兵团人多姿多彩的精神风貌,赋予了兵团精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广泛深入的实践支持。如果说兵团精神是全体兵团人展示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那么兵团各单位在实践中所展示出来的精神风貌则构成兵团各单位精神。兵团各单位在60 多年的奋斗实践中创造出的精神成果,像一条条支流活水,共同汇成了兵团精神的滔滔大河。兵团精神来源于各单位精神,是从各单位精神中提炼出来的;同时,各单位精神又是兵团精神在某一个单位或某一个层面的体现。只有深刻把握兵团精神同各单位精神之间的关系,在对各单位精神进行综合提炼的基础上,才能归纳出兵团精神的丰富内涵,揭示出兵团人整体的精神风貌。可以说,每一个兵团单位(包括各师、院校、企业、团场、机关、学校等)都创造出了独具风采的精神成果。抗战时创造了南泥湾精神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新中国解放后挺进了“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无缰野马”的塔里木河上游,再现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南泥湾精神,创造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团结奉献、力争上游”的“塔里木精神”。农三师地处喀什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兵团军垦战士诚心诚意服务各族群众,团结各族群众共同奋斗,创造了“团结奋斗、诚实守信、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三师精神”。农八师的前身是陶峙岳将军率领的、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他们在戈壁荒原上建起了名闻全国的“戈壁明珠”石河子,他们在60 多年的奋斗中创造了“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团结奉献、争创一流”的“石河子精神”。农九师是“伊塔事件”后为了应对边境地区紧张局势、加强边境防卫而组建起来的,他们始终牢记屯垦戍边使命,以实际行动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形成了“团结奋斗、屯垦戍边、敬业奉献、开拓争先”的“九师精神”。建工师是兵团以建筑安装为主的单位,他们将南泥湾精神和军垦精神同企业精神相结合,在新疆茫茫戈壁荒原、渺无人烟的深山峡谷兴水利、建农场、修高楼、建城镇、筑公路、架桥梁,形成了“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开拓奋斗、敢于争先”的“建工师精神”。塔里木大学是在王震将军的关怀支持下创办的,在建校过程中他们发扬南泥湾精神和抗大精神,自己动手,边教书育人、边学习、边工作、边生产、边劳动建设,探索出了自己的特色,1965 年被《人民日报》《人民画报》誉为“今日抗大”,他们在服务南疆各族人民的长期探索中,创造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二军五师十五团官兵横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赶赴和田平息叛乱、最后扎根当地形成农十四师,创造了“坚韧不拔、敬业奉献、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十四师精神”。以发展兵团农垦科技、为兵团现代农业作支撑的农垦科学院形成了“传播知识、服务科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 农科院精神”。农一师青松建材化化集团将南泥湾精神、塔里木精神同企业精神相结合,形成了“坚韧进取、追求卓越、干就干得最好”的“青松建化精神”;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将石河子精神、军垦精神同企业精神相结合,实现产学研结合、贸工农科一体化发展,建成全国最大的节水器材生产和应用企业,凝聚形成了“团结、奉献、拼搏、创新”和“艰苦创业、努力拼搏、敢为人先”的“天业精神”。这些丰富多彩的精神成果,充分展示了兵团精神内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一些单位虽然没有对其精神成果进行归纳提炼,但通过典型事例的宣传和具有特色的标语口号、歌曲等也展示了其单位精神。1962 年“伊塔事件”发生后,兵团按照周恩来的命令,迅速组织工作队赶赴事发地区执行代耕、代牧、代管任务。完成任务后,又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在边境沿线建设边境团场,到1972 年底,建成了58 个边境团场,驻守着2019 公里长的边境线,形成了一条纵深10 至30 公里的边境农场带,筑起了“屯垦戍边”的国防屏障,兵团人一边种田放牧,一边同边防战士一起守卫着祖国的边防线。随着中苏关系的日益紧张,苏军不断对我方进行武装挑衅,经常侵入中国边境地区,破坏我国生产,兵团边境团场的民兵和职工,为了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面对强敌,不屈不挠、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他们“种政治田”“放主权牧”“扛膀子”,进行“说理斗争”,拔除对方非法架设的界碑和铁丝网,以民对军,英勇地进行了反“蚕食”、反破坏、反敌特斗争,展示了兵团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农四师边境团场六十二团团歌《军垦战士的心愿》唱道:“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伟大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要问军垦战士想的是什么?祖国的繁荣昌盛就是我最大的欢乐……”在号称“西北第一连”的农十师边境团场一八五团一连连部门前立着两块石碑,一块石碑上写着“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牛羊。”相对的另一块碑上写的是“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攻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这些都体现了边境团场的精神风貌。2002 年由田歌创作的兵团组歌《国土在我心中》就是对这种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现。

三、 兵团精神与兵团英模精神

60 多年的岁月里,兵团人以坚韧执着、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精神在荒凉、贫瘠的土地上顽强地扎下了根,白手起家创办了新疆现代农业、工业、团场和城镇,在西北边陲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长城,浓墨重彩地刻画出兵团人鲜明的群体风采。一个个兵团英模就是数百万兵团人精神风貌的最好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人生追求、理想信念和模范行为,深刻诠释了兵团人的精神价值,生动诠释了兵团精神的基本内涵。

每一位兵团英模都是兵团人某一方面精神风貌的代表,他们用自己示范性的行为和事迹诠释了这种风貌,成为兵团精神的旗帜。人们理解兵团精神,不是建立在对兵团精神抽象的理解上,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行为和事迹而获得的。因此,认识和把握兵团精神的丰富内涵,也应建立在对英模精神的分析、归纳和提炼上。

在屯垦戍边的实践中,兵团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可敬可佩、感人肺腑、激人奋进的英雄模范人物。这其中,有艰苦创业、奋斗不止的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有守土有责、不畏强敌的戍边烈士;有孜孜探索、贡献卓著的科研院士;有扎根边疆、服务群众的支边青年;有落户兵团、扎根基层的归国华侨……按2004 年出版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百科全书》记载,从1949年到2003 年底,兵团共有26 人获全国劳模称号,78 人被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授予“革命烈士”称号。据2005 年出版的《历史的记忆—献给屯垦戍边的建设者》记载的498 位获得全国、新疆及兵团英雄模范称号的先进人物中,大致可以分为九大类:第一类是兵团科技创新的代表,如培育“军垦细毛羊”的兵团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守仁、军棉创始人杨亚东、长绒棉之父陈顺理、作物育种专家曹连莆、长绒棉育种专家李尔文等。第二类是生产模范的代表,如曾闻名全国的植棉能手刘学佛、饲养夏洛来肉牛的蔡德汉、勤俭节约的侯正元、塔里木粮王刘焕奎、塔里木水稻状元蒋玲芝、“塔河五姑娘”等。第三类是生态建设的代表,如全国治沙劳模袁腾飞、阿拉山口风口植绿人卢明锡、石河子城市绿化“美容师”王效英、“死亡之海”播绿人林易、沙漠拓荒者马木提·尼牙孜等。第四类是民族团结的代表,如勇救少数民族同胞英勇牺牲的烈士宋乱气、在北塔山为牧民服务40 载的李梦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欧布勒·艾麦尔维等。第五类是戍边维稳的代表,如为抵御前苏联入侵英勇牺牲的烈士孙龙珍、“军垦忠诚卫士”马利军、“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吐鲁洪·库尔班、“中国杰出青年卫士”李克慧等。第六类是牺牲奉献的代表,如献身奎屯河的74 位英雄、“一代知识青年的榜样”周春山烈士、“全国归侨知识分子先进个人”马静芳等。第七类是传播知识的代表,如农五师八十四团原学校教师顾薇君、农垦中专校长汤玉清、全国优秀教师严雅琴、农十师北屯中学特级教师杨文雄等。第八类是勤政为民的代表,如农九师“兵团优秀共产党员”赵机农、农七师一三〇团团长刘广恒、农四师六十五团四连连长韩成功等。第九类是改革创新的代表,如新疆天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庆人、天润乳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陆东林等。众多的英模人物,用他们的实干担当丰富了兵团精神的内涵。

这些英模人物中,明确被冠以“精神”称呼的有“孙龙珍精神”,全国劳模侯正元的“一厘钱精神”,“梅莲精神”等。孙龙珍是江苏支边青年,1959 年19 岁的她响应国家“支援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报名来到新疆,“伊塔事件”发生后,她再三要求到战斗第一线去,得到批准后,同刚从家乡才来三天的丈夫一起奔赴事发地区参加“三代”工作,随后按上级命令在农九师一六一团一边牧羊,一边同前苏联蚕食侵吞我国领土的行为作坚决斗争。1969 年6月10 日,苏军在我境内绑架牧民、实施挑衅,孙龙珍带着6 个月的身孕奔赴出事地点,不幸被苏军机枪击中,为保卫祖国领土而英勇牺牲,年仅29 岁。1969 年8 月25 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授予她“革命烈士”称号,并作出“向孙龙珍同志学习”的决定,农九师将孙龙珍的精神风貌提炼为以“爱国奉献、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龙珍精神”。梅莲是农九师一六一团九连医生,她参加工作后一直生活工作在条件十分艰苦的边境团场连队,看到当地各族农牧民对医生的迫切需要,她通过自学考试考取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20 多年如一日,她忠实地履行一个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待各族患者如亲人,为各族职工、农牧民看病治病、排忧解难,每年接出诊4000 多次,被誉为“巴尔鲁克山的白衣天使”。

2006 年,她获得兵团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荣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

2007 年被自治区评为“民族团结十大标兵”,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全国各族青年进步奖”,李长春、刘云山批示进行宣传。梅莲精神展示了兵团人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精神风貌。

英模精神对丰富兵团精神的内涵有着直接推动作用,兵团精神是通过兵团人创造出来的、通过英模精神展示出来的。兵团人的实践活动为英模精神的产生创造了环境,兵团人的生活奠定了英模精神产生的基础,兵团人在实践中体现出的精神风貌在这些英模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并从中提炼出兵团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兵团事业发展过程中,开展了许多学习英模、争先创优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兵团精神的内涵。1950 年驻疆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之初就提出了“变战斗英雄为生产英雄”“人人立功、事事立功”“发挥一技之长”等口号,激发了兵团人争先创优的热情和积极性。1952 年开展了爱国丰产运动,有53 个单位达到农业部高产奖励标准。1959 年,兵团将苏长福、侯正元等7 人树立为学习旗帜,发出向他们学习的决定,农八师二十三团被农垦部树立为“全国农垦战线标兵农场”,苏长福和侯正元被树为“全国农垦战线汽车驾驶标兵”。1960 年,兵团树立了刘学佛、苏长福、侯正元、王焕兰等“十二面红旗标兵”,开展了学习十二面红旗标兵运动。学习先进英模人物的活动,激发了兵团人劳动光荣、生产争先、为国奉献的热情,极大地强化了兵团精神的内涵。

四、 兵团精神与兵团各区域精神

兵团精神是全体兵团人和所有兵团单位在长期实践中展示出来的精神风貌。但是全体兵团人的精神风貌是难以穷尽的,要概括所有单位的精神风貌来把握兵团精神的内涵也是不现实的。那么,怎样才能从兵团人和兵团各单位具体的实践中归纳出兵团精神的内涵呢?兵团各区域精神是我们归纳提炼的桥梁。

兵团各区域精神是指兵团人和兵团各单位按所处的不同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而言,同一区域的单位和群体环境相近、实践主体和实践特征类似,因而它们具有相似的精神风貌。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兵团人和兵团各单位的精神风貌归纳合并为几个特定的区域类型,对不同区域进行归纳提炼,就可以获得兵团精神的基本内容。

新疆166 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呈现“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自北而南分别是阿勒泰山脉、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中间的两个盆地分别为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南、北疆在人文地理等方面呈现出显著差异。兵团单位主要分布在新疆“两周一线”(北疆的库尔班通古特、南疆的塔克拉玛干两大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条件艰苦地区。综合上述因素,可以将兵团分为南疆沙漠边缘地区、北疆沙漠边缘地区、边境沿线地区和绿洲地区4 类,每一类地区的精神风貌可以用各区域的代表性植物“胡杨”“红柳”“青松”“白杨”来表述。2009 年8 月,胡锦涛同志盛赞了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的以“大漠胡杨”“戈壁红柳”“雪山青松”“绿洲白杨”为代表的精神风貌。

胡杨是南疆地区比较常见的树种,枝干古朴雄壮,给人一种顽强不屈的感觉,其叶到深秋变为金黄色,给人一种壮丽辉煌的感觉。维吾尔谚语称其有三千年寿命,“活着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朽”,因此人们常用“大漠胡杨”代表坚韧和执着。南疆地区有世界第二大、中国第一大、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这里不仅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就是“三股势力”活动的重灾区,驻守在这里的兵团人主要由王震将军率领的一兵团二军部队演变而来,这些战功卓著的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在革命胜利之后没有留在条件较好的内地,而是在“死亡之海”周边扎下根来,和当地各族群众一起为改变新疆的面貌、为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奋斗着。他们向沙漠开战,建起了大批团场、企业,在这里坚韧不拔地生存坚守下来,让“死亡之海”焕发了生机,震慑着“三股势力”。他们这种为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面对恶劣复杂环境默默坚守的精神,就像大漠胡杨一样。“胡杨精神”是对他们的最高礼赞。

红柳是北疆荒漠戈壁中常见的灌木,一丛红柳有着数十上百条枝条,枝条颜色深红,随风摇曳,从远处望来,犹如一团团火焰在戈壁荒滩上燃烧,人们常用“ 戈壁红柳”代表奉献和激情。北疆地区有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冬季严寒,夏季酷暑。驻守在这里的兵团人和后来的支边青壮年、知识青年等一起扎根新疆、扎根荒漠,怀着“戈壁滩上建花园”,建设美丽新疆的梦想,在戈壁荒滩上建起了石河子、五家渠、奎屯、北屯等一座座军垦新城,建成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团场和企业,在广阔的戈壁荒滩上播种了绿色,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进取和激情在戈壁滩上描绘了美好的图画。他们这种蓬勃的建设热情,就像“戈壁红柳”一样,驱走了寒冷和荒凉,带给戈壁荒滩生命和绿色,让北疆大地变得多姿多彩。“红柳精神”是对他们的最高礼赞。

青松是新疆高山峻岭上常见的树木,也是边境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树木。它能够在其他树木难以生存的高寒地区存活下来,不论春夏秋冬始终带给大地以绿色的希望,它粗壮耸直的枝干给人一种坚强的感觉,人们常用“雪山青松”代表坚强和牺牲。边境沿线普遍气候寒冷、条件艰苦,驻守在这里的兵团人为了国家的安全和民族利益,放弃了刚刚建好的家园和刚刚安定下来的生活,来到这数百公里之外的边关,在这人迹罕至的边境地区艰苦创业、牢牢地坚守下来,在所谓的“争议地区”安营扎寨,种政治田、放主权牧,筑起了屯垦戍边的国防屏障,守卫着国土的安全,与妄图蚕食我国领土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这里的兵团人,就像一颗颗青松,牢牢扎根在边境沿线,成为一座座“永不移动的有生命的界碑”和“国土卫士”。“青松精神”是对他们的最高礼赞。

白杨树是西北地区比较普遍的树种,它枝干笔直,直冲蓝天,所有枝条均向上生长,代表着一种蓬勃向上的追求和活力,一排白杨树从远望去就像哨兵一样。抗战时期茅盾先生在其名篇《白杨礼赞》中,把白杨树比喻为守卫人民幸福的哨兵,用白杨树隐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人们常用“绿洲白杨”代表创造和活力。60多年的奋斗中,兵团人按照毛泽东“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将团场建在沙漠的最前沿、绿洲的最外围、风口的最前哨,有许多团场成为绿洲和沙漠之间的分界线。在这些人造绿洲中,白杨树是种植最广的树种,可以说是兵团绿洲的象征。兵团在建设团场、企业、连队和居民点时,在驻地附近、条田周围、道路两旁大量种植白杨树,作为防沙治沙和农田防护的重要屏障。白杨树可以说就是兵团人活力的象征,特别是沙漠边缘的白杨树,就像守卫绿洲的哨兵和生态卫士,傲立在绿洲与沙漠之间,展示着兵团人顽强不屈的精神风貌。“白杨精神”是对他们的最高礼赞。

坚韧和执着的“胡杨精神”、奉献和激情的“红柳精神”、坚强和牺牲的“青松精神”、创造和活力的“白杨精神”在几代兵团人的血脉中奔涌流淌、融合沉淀,共同汇成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