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说兵团——守

发布时间:16年12月01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纪委监察局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岳光好 樊红

斯卡克是五师八十七团米尔其克草原上深受人们尊敬的一位哈萨克族长者,同时也是一位做了43年“编外哨兵”的戍边人。“失去祖国的人,好比离开森林的夜莺。只有守好祖国的边疆,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斯卡克明白,自己在边境线上放牧,就是为祖国站岗放哨。退休之后,斯卡克把义务护边的接力棒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别里泉特。在他手把手地帮教下,别里泉特像父亲一样,每天坚持在边境线上一边放牧,一边巡逻放哨,配合边防官兵们守边护边,成了新一代的“守边人”。

像斯卡克这样的护边人,在兵团管辖的两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上还有多少?他们用青春与热血践行着为祖国守边防的誓言,用尽忠职守宣示着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一部恢宏的屯垦戍边史,离不开守边戍防这个重要的构成。从王震将军、张仲瀚将军,到孙龙珍烈士,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沙海老兵”,再到“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马军武,不忘初心、守边护边半个多世纪的魏德友老人……由将军到士兵,从过去到现在,一代代兵团人履行着职责使命,以无私的付出,在祖国的最西北,用血和泪筑起了安边固疆的钢铁长城。他们守护着边疆的安宁、国家的安宁。

无论是遵守、守护也好,还是坚守、固守也罢,从守的含义里,都能读懂兵团人所追求的人生价值。

守,是一份责任。“十万大军出天山,且守边关且屯田。”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二、六两军四个师、第二十二兵团和五军(民族军)一部,根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的命令,就地转业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其职责使命是“屯垦戍边”。至此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漠、人烟罕至的边境沿线多了一份军绿,虽然环境恶劣,他们却乐观地改造着这片贫瘠的土地,与大漠戈壁融为一色。时至今日,兵团人这种“兵”的属性没有变、“兵”的责任没有丢,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戍边使命”没有忘,随着老一辈军垦人的代代相传,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已经内化为一种兵团人的品质。

守,是一种奉献。对于地处边境一线、身处恶劣环境的兵团人来说,留下来就是一种奉献,更别说长年与风雪抗争、与寂寞相伴、与子女分离。回顾历史,那些从战争年代走来、兵团建设初期的老一辈军垦人,为了多垦一分地、多挖一方土、多收一担粮、多帮一名百姓,他们把自己原本就不多的津贴拿出来买镢头,用“二人抬耕犁法”开垦荒原,甚至半夜起来挑水浇树。许多老战士因此落下了病根,甚至付出了生命,但谁都没有一句怨言。他们中的很多人哪怕到了迟暮之年,仍然牵挂着兵团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沙海老兵”,本可以到环境更好的内地发展,到条件优越的岗位工作,他们却选择了坚守,坚守着党中央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永远坚守在自己奉献的土地上。

守,是一种传承。“让祖国安宁、新疆稳定、兵团发展”不是一句口号,经济稳步增长、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工业企业蓬勃发展、社会环境安定团结、职工群众安居乐业,是对老一辈军垦人铮铮誓言的兑现。“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生命有终点,奉献却无止境,越来越多的军垦第二代、第三代赓续红色血脉、承红色基因,沿着老一辈走过的路继续前行。一代又一代兵团人用自己的选择,诠释了对兵团事业的坚守和对兵团精神的传承,也向世人证明了兵团人的执着信念与责任担当。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兵团从无到有、从荒凉走向繁华,座座新城如璀璨明珠般镶嵌在祖国最西北,如戍边卫士、如钢铁长城,守住的不仅仅是那份职责、那份使命,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安宁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