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说兵团——鱼

发布时间:16年06月22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纪委监察局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杨志光

上世纪60年代,关于兵团的纪实题材电影《军垦战歌》在全国公演后,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影片中广大军垦战士开荒造田、艰苦创业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田园风光令人赞叹不已!影片中虽然有多首插曲,且曲曲旋律优美,但令人印象最深、流传最广的一首则是《边疆处处赛江南》。我的父辈们就是唱着这首歌来到了新疆。

“人人都说江南好,我说边疆赛江南,朝霞映湖水,雪山倒影映蓝天,黄昏烟波里,战士归来鱼满船……”作为军垦二代,我不仅喜欢这首歌,也见证了歌曲中所描绘的军垦农场的美景——绿树、良田、渠水、公路、营房……更让我时常追忆的是大漠深处、荒原戈壁里年年伴着渠水“流”进农场的鱼!因为这“精灵”不仅丰富了我儿时的物质生活,还带给了我太多孩提时代的童趣和历练。

我生在兵团,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边缘的一个普通团场。记得上世纪60年代后期,我在上小学,团场四周都是开垦出的“格子”田。为了洗盐压碱,培肥地力,增加农作物产量,各连队大量种植水稻。水源来自塔里木河河水汇集而成的恰拉水库和大西海子水库,乃至后来通过库塔干渠调配来的博斯腾湖湖水。而链接水源与农田的就是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这些渠就像人体的血管脉络一样,由中央向四周、从粗大变纤细铺展延伸开去。

兵团各团场初建时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很大。几乎所有生活物品都是按需分配,凭票供应,且数量很少。记得当时许多人家粮食不够吃就做“沙枣馍”“米糠饼”“菜糊糊”来充饥;清油不足,炒菜时就用蘸满棉籽油的棉球在锅里擦一擦,闻个香,不粘锅。唯有一样不需凭票敞开供应的东西,那就是大、小渠道里的鱼儿们。为了改善生活,打个牙祭,也是为了弥补粮食不足,几乎人人都会捉鱼,家家都有渔具。

那些年,大人们在劳动之余,孩子们在放学之后,时常结伴而行,有的拿着鱼竿、有的扛起鱼叉、还有的拿着鱼网或拎起鱼篓出去捉鱼。当时大到干渠、支渠,中到斗渠、农渠,小到毛渠、排渠里,随处可见捉鱼的人影。虽说那时的鱼还没多到“棒打瓢舀”的地步,但凡只要出去捉,绝不会空手而归。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狡兔自有三窟。经验告诉我们,大鱼常常躲藏在深水里、水草中,小鱼爱在水田里、浅滩处活动。由于是土渠,未铺设水泥板,渠道里满是水草且水质清澈见底。大人喜欢到干渠钓鱼,到支渠、斗渠撒网或用鱼叉找寻大鱼,娃娃们则因身材矮小,只好在毛渠、排渠或水稻地里捉鱼。你只要远远看到有人在渠帮上盯着水面来回跑,那准是不是发现了鱼群就是看到了大鱼。尤其是大人们手拿鱼叉,紧追不舍,几个回合下来,一条小则筷子长,大则半人高的“猎物”就会翕动着扁圆嘴被挑上岸来,引得我们这些围观者垂涎三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父亲常告诉我:水浑的地方必定有鱼,鱼腥味儿重的地方必定鱼多。踩好盘子后,只要将有鱼这段的上、下游,分别用泥巴堵没,将水戽干,立时“噼里啪啦”之声不绝于耳,苦苦挣扎的鱼,一一被父亲捉进了桶里,即便想逃,已没有路了。我因跟随父亲捉鱼而痴迷,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的事偶有发生。

记得有一次团部放映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我因捉鱼太多拿不动,只好把裤子脱了,然后扎紧裤腿捡大鱼装在里面,然后扛在肩上走走停停回家去,致使天已擦黑了还未到家。电影都开演了,父母急得央求放映员在喇叭里直呼我的名字。结果我当晚回家挨了两巴掌不说,第二天在学校还被同学们揶揄一番。还有一次,我在浑水里摸鱼,摸到了一条滑溜溜来回摆动的东西,我以为是人们常说的“新疆棍子鱼”,结果等举出水面才发现是一条一米多长的水蛇,吓得我一声大叫跌跌撞撞爬上岸,半天没缓过神来。那些年,因为鱼多,夏天吃不完就晒鱼干,家家户户屋顶上摊满了鱼,有的摊得太厚长蛆虫了,蛆虫就从房顶掉下来或落在床上,或落在桌子上、地上。

现在想起那个年代,虽然条件艰苦,生活质量不高,但经常能吃到鱼,且为绿色环保食物,不啻为大自然给予人们的馈赠,或是上天对兵团儿女屯垦戍边事业的褒奖,心中总是暖暖的。

鱼离不开水,兵团团场有鱼是因为水利建设搞得好。当年,王震将军带领10万雄兵,在天山南北广袤的沙漠荒原上规划了大小几十个水库。资料显示,从兵团到各师、团场历届党委都十分重视水利事业。兵团成立60多年来,兴建了大小水库120多座,水产资源养护、水利事业发展工作从未间断。近几年,国家在兵团开展淡水鱼资源增值放流工作,在几十座水库共投放各种鱼苗800余万尾,投入资金650万元。与此同时,国家还投资近3亿元,用于水库建设。我手头有个2014年的资料,这一年兵团渔业生产产品总量达4.42万吨,养殖水面面积达37462公顷,渔业产值达6.4亿元。